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
全民反恐 共建和谐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是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,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,维护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根据宪法制定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,2016年1月1日起施行。根据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〉等六部法律的决定》修正。
什么是恐怖主义?
是指通过暴力、破坏、恐吓等手段,制造社会恐慌、危害公共安全、侵犯人身财产,或者胁迫国家机关、国际组织,以实现其政治、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。
什么是恐怖活动?
恐怖活动,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:
(1)组织、策划、准备实施、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 成人员伤亡、重大财产损失、公共设施损坏、社会秩序 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。
(2)宣扬恐怖主义,煽动实施恐怖活动,或者非法 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,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 扬恐怖主义的服饰、标志。
(3)组织、领导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。
(4)为恐怖活动组织、恐怖活动人员、实施恐怖活 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。
(5)其他恐怖活动。
什么是恐怖犯罪?
所谓暴力恐怖犯罪,是指使用暴力手段或以强暴手段相威胁,以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,蓄意危害他人人身、生命、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,造成严重后果的攻击型犯罪行为。具有以下特征的暴力案件可认定为严重暴力恐怖案件:(1)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安全。危害国家安全是指危害国家主权独立,领土完整和安全,意图改变国家宪法规定的基本社会制度的行为。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、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。(2)具有鲜明的反社会性。(3)呈现出高度的组织性。(4)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我国法所保护的最重要的法益,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正是对这两个重要法益的侵害。(5)犯罪手段激烈残忍。
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
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、驾车冲撞碾压、纵火、爆炸、枪击、劫持、投放危险物质等。此外,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、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。
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?
(1)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。
(2)言行异常,安全检查过程中不愿接受检查或者试图逃避检查。
(3)衣着反常,穿着很宽大的衣物或者腰部突出等。
(4)携带疑似管制刀具、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。
(5)服饰、皮肤或所携带物品上有疑似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标识图案。
(6)作息时间反常,住所内常传出异常声响、刺激性气味或出现大量火柴棍等非生活垃圾等。
(7)在标志性建筑、人员密集场所等地反复徘徊观察、打探安保情况等。
(8)试图获取炸药、武器等,或匿名、大量购买易燃易爆物品、危险化学品及管制刀具等。
(9)疑似公安机关通报的恐怖活动人员。
图片
我们有哪些反恐保障?
根据《反恐怖主义法》中规定有以下保障措施:
第七十六条: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,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,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,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,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,公安机关、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:
1.不公开真实姓名、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;
2.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;
3.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;
4.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,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;
5.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。
公安机关、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前款规定,采取不公开被保护单位的真实名称、地址,禁止特定的人接近被保护单位,对被保护单位办公、经营场所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,以及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。
第七十七条:国家鼓励、支持反恐怖主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,开发和推广使用先进的反恐怖主义技术、设备。
第七十八条: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、中国人民解放军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履行反恐怖主义职责的紧急需要,根据国家有关规定,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。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恢复原状,并依照规定支付相应费用;造成损失的,应当补偿。
因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,应当依法给予赔偿、补偿。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、补偿。
遇到恐怖嫌疑人怎么办?
(1)迅速远离。尽可能地远离可疑人员、可疑物品,确保自身安全;牢记可疑特征,如嫌疑人外貌、携带物品等,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可用手机进行拍照记录。
(2)及时报警。向周围的执勤民警或到当地公安机 关报警,或通过“110”报警电话、“12110”短信报警平台、 公安机关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信件、电子邮件等方式报警。 报警时要保持沉着冷静,全面报告可疑情况的具体细节。
《浙江省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〉办法》已于2019年3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,现予公布,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。
希望各位公民全面贯彻落实《浙江省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〉办法》,不断增强“知恐、识恐、防恐、反恐”意识和处置能力。反恐防恐,全民参与,平安绍兴,人人有责。